天然氣露點儀是保障輸氣安全與氣質合規的核心檢測設備,用于精確測定天然氣中水蒸氣開始凝結的溫度(即水露點),防止管道內形成液態水或水合物堵塞、腐蝕。若操作不當,易導致測量偏差、傳感器中毒或設備損壞,影響貿易結算與管網運行安全。掌握
天然氣露點儀科學、規范的使用方法,是獲取真實露點數據的前提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:確認狀態與環境
檢查儀器是否在有效校準期內(建議每6–12個月送檢);
確認傳感器類型與量程匹配(如–60℃至+20℃DP);
清潔采樣探頭與過濾器,確保無油污、粉塵或液態水殘留;
核對天然氣壓力、流量是否符合儀器要求(通常需減壓至0.1–0.5MPa,流量1–3L/min)。
二、正確連接與吹掃
使用潔凈、干燥的不銹鋼或PTFE采樣管,避免橡膠管釋放水分干擾;
先開啟旁通閥,用被測氣充分吹掃管路5–10分鐘,置換殘留空氣與濕氣;
緩慢引入樣氣至分析腔,避免壓力驟升沖擊傳感器;
對含硫或重烴氣體,務必加裝前置過濾器(0.1μm)和聚結分離器,防止污染冷鏡或毒化電容傳感器。
三、規范測量操作
啟動儀器后,選擇“自動測量”模式,等待系統穩定(冷鏡式需鏡面清潔完成);
讀數應在露點值波動≤±0.2℃/min時記錄,通常需5–15分鐘;
若測得露點接近水合物形成溫度(如4MPa下約5℃),應立即預警;
嚴禁在高濕或液態水存在下長時間運行,以免冷鏡結霜或傳感器飽和。
四、測量后處理
先切換至干燥氮氣或儀表風吹掃10分鐘,清除殘留濕氣;
關閉樣氣閥,泄放管路壓力;
清潔探頭與過濾器,蓋好防塵帽;
導出數據并標注工況參數(壓力、溫度、氣體組分),因露點需壓力修正(高壓下實測露點≠常壓露點)。